文件保密柜兴起于19世纪,快速发展于当代,质变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后。市场中的保密柜已经集高端材料、人工智能、网络互通功能于一身。假如距今1800年之前的三国时期能有现在的智能保密柜,也许历史就要重写了。
三国时期发生过一次重要的战争,就是赤壁之战。大战前夕,曹操已亲率百万大军,驻扎于长江北岸,意欲横渡长江攻下东吴。东吴都督周瑜也带雄兵利用长江天险与曹军隔江对峙,双方剑拔弩张,都准备大战一场。赤壁之战是孙权与刘备联军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,是三国时期'三大战役'中最为著名的一场。这场战争,以曹军失败为结局,曹操北归,孙、刘各自夺得荆州的一部分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致使孙、刘联军战胜曹军的因素很多,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著名典故“蒋干盗书”。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,因与东吴都督周瑜自小同窗,便向曹操毛遂自荐,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,劝降周瑜,免得大动干戈。蒋干到访之时,周瑜已然清楚其来意,于是定下闻名于世的“反间计”。周瑜热情款待昔日同窗,大家开怀畅饮,一步步将蒋干引入自己设计的圈套之内,最终使蒋干偷去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,将其献给于曹操,致使生性多疑的曹操将蔡瑁、张允二人斩首,使曹营失去了两员大将,也是魏国战争失败的主要的人为因素。

假如三国时期就有智能保密柜,战争时期这种秘密等级很高的降书决然不会随意放置,蒋干也就不可轻易得之,即便轻易盗得蔡瑁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,也会深入分析事情原委,绝不会直接上承于曹操。周瑜的“反间计”也就不会成功实施,蔡、张两员大将也许不至于受斩首之罪,战争的结局或许就会改变,三国的历史也就因此而被改写。当然,一个当代的智能保密柜只是事件发展的客观因素,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人,人物性格这一主观因素决定一起事件的发展方向。曹操的多疑、蒋干的自恃聪明、周瑜的军事“将略”都是这一计策的成功的主观因素。

